当前时间
  河北省周易研究会网站欢迎您!研究国学文化,服务现代社会!


首页 >> 论文著作 >> 详细信息

文化自信信什么?(张君庆)

作者:张君庆  发布时间:2017-12-9  阅览次数:4641

文化自信信什么?

———学习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
张君庆
最近看到人民日报列出来70条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把金、木、水、火、土五行列为第一条,把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个卦列为第二条,宫、商、角、徵、羽五音列为第三条,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九宫列为第四条。这里把阴阳五行,六爻八卦排列在最前边,我想意义非同一般。既然已经列为常识,就是要人人都知道,必须全民普及。联系到十九大报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有一些思考和认识。我试着用易学系统的思维方法,对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做一些解读。

一、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总书记最先把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体制自信相并列提出,是在2016年7月1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十九大报告对文化自信作了进一步明确,并提到了新的高度。
所谓文化自信应该是对自己民族独具特色的那些历史文化传承的自信。文化自信确实非常重要,因为文化是民族特性、民族性格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文化是决定一个民族之所以是这个民族的最关键因素。就像一个人,其文化背景,知识体系,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决定了这个人是我们所认识,所了解的这个人。如果把这个人的内存(相当于信息记忆)全部格式化,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相当于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全部重置重装,换成别人的另一套,那么这个人原有的记忆清零了,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都变成别人的了,尽管长相还是那样,但这就等于换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也是这样,文化改变了,思维模式改变了,价值观念改变了,全变成外国人的了,那么我们也就不再是原来的中华民族了。
从社会学角度讲,决定人还是这个人的主要因素是文化,决定一个民族还是这个民族的也是文化。那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非阴阳五行,六爻八卦莫属,因为自古以来就有《周易》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之说。最近在人民大会堂开幕的“第八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专家学者提出,就像十八世纪的欧洲进入工业文明之前,曾经经历过一场以文艺复兴为形式的启蒙运动一样,当今社会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到来,也需要一场以传统文化复兴为内容的启蒙运动。这一场启蒙运动应该以普及阴阳五行,六爻八卦的思想学说为开端,因为中国人独具特色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模式都在这其中。

二、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

文化自信的提出,实际上是对新文化运动以来,特别是文革时期,曾经出现的毁孔庙,反传统等文化思潮的再认识和乃至批判。也是对改开以来曾经非常盛行的媚外崇洋,言必称西方人如何等文化乱象的否定与批判。是思想文化领域的正本清源,甚至可以说是思想意识上的认祖归宗。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用中国人的话来讲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一切事物的发展前进都是这样,左脚迈一步,右脚再迈一步,重来不是两个脚并拢往前蹦。由此看来千年传承的文化绝没有错,而百年之前的新文化运动也没有错,百年之后对传统文化的肯定和弘扬也正确的,都是历史的比然,凡事自有定数。

三、文化自信的核心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对价值观的自信,价值观又源于宇宙观、世界观,那么中国人世代相传的世界观,都浓缩在传统经典之中。
前些天在大街上看到一段从经典中摘抄的语录,应该来自四书之一的《中庸》的第二段。“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五经中《周易》的先天八卦,首先讲的是“天地定位”之后才是“山泽通气,雷风相博,水火不相射。”《中庸》和《周易》是最具代表性的讲述中国人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经典著作。其中的价值观浓缩在两个字之中,一个是“中”,另一个就是“和”。特朗普前些日子来了,总书记把他带到故宫博入院,展示给他的故宫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因为这是中国人最具特色的,最传统的价值追求。
周易的阴阳、五行、八卦都是有周期规律的动态变化系统,要想认识和把握这个系统,就像要把握一个几何体一样,首先要找到它的中心。站在中心点上(也就是守中)才能控制和调节全局,这叫守中制衡。《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静态时的中容易找到,动态时的中确很难把握。可是即使难以把握,也必须尽力去把握,虽然该哭就哭,该笑就笑,该怒就怒,该骂就骂,但是一定要掌握好节点和分寸,尤其心里边要装着那个中,不能太离谱,太脱节。这就叫求中致和。中庸和谐才是中国人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守中制衡,求中致和,才是中国人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动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就像五行系统中的每一行,八卦中的每个卦)要认准好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同时必须心理装着全局(中心是虚的,只能通过把控全局才能大概找到中),按照系统运动变化的节奏要求,去发挥才能,恰当表现,既及时又到位,这还真是一件高难度的事。《中庸》讲“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吻合中庸之道,即是一种德性,也是一种学问,它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之人才能做得到。
明白了上述道理还会知晓,中庸并不是要我们保守中立,面无表情,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而是要准确的把握住状态,恰当的扮演好角色,按照系统对自己岗位的要求尽最大努力发挥作用。这就必须坚守本分,坚持原则,明明白白的说话,堂堂正正的做事,即及时又有充分,即妥帖又到位。该哭就哭,该笑就笑,该骂娘就骂娘,该赞扬就赞扬,绝对的有立场,有观点,嬉笑怒骂皆为写好一篇大文章。
果如此,如今几人能理解中庸?几人能做到中庸?不能中庸,甚至不懂中庸,何以自称中国?何以自称中国人?
张君庆河北省周易研究会副会长、沧州周易研究会会长,电话13180303686)


 
版权所有:河北省周易研究会 冀民社证字第0120号
地址:石家庄市桥西区红旗大街88号振一街商务楼11层
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文献著作,未经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使用
网络维护:齐战强       冀ICP备110130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