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河北省周易研究会网站欢迎您!研究国学文化,服务现代社会!


首页 >> 论文著作 >> 详细信息

《坤》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断句释疑

作者:李雪昊  发布时间:2022-6-20  阅览次数:2830

《坤》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的句读和意义历来有着不同的解释。然而这些个不同的解读,恰好可以通过读断、标点来释疑。换句话讲,只要搞清它的句法问题,再结合卦象爻辞辅证,就可寻得《坤》六二爻爻辞的本义。
《坤》六二的断句方式,大致有六种:
1.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同《帛书周易·川》六二)
2.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3.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4.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5.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6.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种不同的断句,依照各自的重点压缩一下,也无非三种读断形式:“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可归为一类。其中,“直方大”的读断虽有差异,但句义相近。“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与“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侧重点一致。二者读断的核心问题,都绕不开“大不习”。“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与“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的读断法可以说如出一辙。它们都把“不习”视为读断的重点。就题论题,综合《坤》六二卦名与卦画(图)以及卦爻之间的联系,再排除其它“选项”,从而得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一、“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今本“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的断句法与《帛书周易》里《川》(《坤》)六二的断句法一致。这样的读断、标点也是各类注本最常见的,如李光地《周易折中》收录的几个注本,都是这么标注的。郑玄、王弼、韩康伯、孔颖达等易家对此给出了解释(可参《周易注疏》)。王、孔引《文言》与之说,以“直”言其正,并说“极地之质,亦同地也”。由此可知,地的形质直且方。如果说地的形质有“直方”的特征,那用“大”来形容“地”,则更为贴切。也因此,有注家将“大”解读为广大、广袤。从文字释义的角度讲,无刺可挑。
为何说“地”的形质直且方,孔颖达援引《象》说:“六二之动,直以方也。”所谓动又直方,是极尽地之形质。《文言》言其正,《象》说“六二之动”,意在融通卦爻。《坤》六二阴爻本居其位,即是“直”。然“直”“方”之间的转化,其媒介就是“爻动”。孔颖达《正义》又引郑玄的说法,进一步阐释“六二之动”。郑玄说:“直也、方也、地之性,此爻得中气而在地上……”郑的解读隐藏着“阴阳消息”。郑讲阴阳消息,其目的是想借助自然法则寻找答案。如阴阳消息、四时更替,天地道法等等。所以又说:“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什么是“不习”,孔颖达解释道:“言所以不假修习,无物不利,犹地道广大故也”。此说,类似于庄子《知北游》里的说法,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在郑玄、孔颖达看来,“不假修习”的目的,就是要遵循大地运行的法则,顺其自然就好
可问题是,说直、方、大都符合大地的气质,尚且说得过去。但将“不习”解读为不修习、不营习或不作为,难免牵强。再有,为何唯独《坤》“无不利”与“不习”连读,而《谦》六四(无不利,撝谦。)、《巽》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等卦爻中“无不利”却都是单独标点?另,“不习无不利”的主语是什么,孔颖达也未给出相应说法。综上可知,易家们的注解漏洞并不少,卦辞、爻辞的读断、标点就是其一。
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的读断相较今本周易断句,重在文法上的融通。“大”作为副词,更大程度体现了它的价值。综合《坤》的六条爻辞来看,初六“履霜”、六二“直方”、六三“含章”、六四“括囊”、六五 “黄裳”,都是二字为句,而且形式整齐划一。其中“直方”是占辞,“大不习,无不利”是断辞。(王毅:《易·坤》“大不习”新证,《船山学刊》2012年第2期)可见,从《坤》卦爻辞的语言结构形式上分析,在“方”字后读断更为恰当。清汉学家惠栋《九经古义·周易上》也曾指出:“熊氏( 熊朋来)《经说》云:郑氏《古易》云《坤》爻辞‘履霜’‘直方’‘含章’‘括囊’‘黄裳’‘玄黄’协韵。”以“霜、方、章、囊、裳”为韵脚,押阳部韵。故而,“‘方’当绝句,因为‘方’是韵脚。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坤》六二的断句同样如此。值得一提的是,高亨先生对“直”的解读高出许多易家。高亨旁征博引,得出这样一个说法:“直”当读为值,同声系,古通用。古值有持义。“直方大”即“持方大”,方大不必多说,都符合坤卦辞及其象义。只可惜,高亨对“习”字的解读借鉴了孔颖达等人的说法,将“习”解读为“闲习”,如果将闲习套在《坤》六二替换“不习”,仍讲不出个所以然来。
从文法上讲,“大不习”的“大”作为程度副词,用在“不习”之前作状语,可译为“非常”“”。那“大不习”也就是“大习不习”。大习不习则无所不利。单从文法上讲,勉强可以自圆其说。问题是,“大习不习”是说给谁听的,它符不符合坤卦图象义呢?如不符合,又该如何断句?
三、“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不习无不利”到“大不习”,从“大不习”再到“不习”,“习”在《坤》六二的重要性也引起了诸多易家的高度重视。诸多易注,对对“习”的解读还真不少。总起来,大致有四种说法:一说解“习”为修习、学习,算是较为传统的解读;二是从文字的演变入手,释“不习”为“不飞”“不动”(甲骨习字如同鸟儿在空中舞羽翅。不习即不飞,可参陈仲达《图个明白》);三是读“习”为“袭”,义为袭击(参李大用《周易新探》);四是“习”与“习卜”(可参《宋代“习卜”和有关占卜制度的研究》、连劭名《望山楚简中的“习卜”》、冯华《包山楚简成套卜筮辞中的“习卜”研究》、冯时《周易乾坤卦爻辞研究》等)有关,延伸义为重卜、重复。
坤六二爻辞中“习”字的四种解读,谁是谁非?其实,只需考虑两个因素就能定论。一方面离不开文法训诂,另一方面更需要结合坤卦卦画以及卦爻之间的关系来决疑。我们已知,“直方大”即持方大。“直方大”又涉及到古天文常识。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大地的特征,方正(田)、广袤(大)都在其列。方正、广袤的大地,怎样透过卦象传达它的意志与变化呢,这就要具体到《坤》的每一爻。那么,《坤》六二又是如何体现坤卦爻位的特质的呢,仍然少不了断辞“不习,无不利”的佐证。
“习”是修习还是袭击,或是“不动”还是不重复?先要先找到“不习”前面省掉的句子成分才能下结论“直、方、大”为何会出现一字一读断的情况,原因很简单,这是由它本身句式所定的。只要判断清楚了它的句式结构,就可读懂“直方大”的意思。很明显“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是一个省略句。“直方大”前面省略了主语“坤”(周秀霞《周易》句法初探),而“不习,无不利”前面省略了主语“君子”。其实,《坤》卦辞“君子有攸往”就有所提示。六十四卦中在《乾》《坤》《屯》《同人》《谦》等十六卦中都包含君子一词。这个“君子”也有可能是“大人”或“王”(如季历、文王等)。“主语”都找到了,再敲定“习”的释义就较为简单。
“(君子)不习,无不利”怎么讲?首先,有关“无不利”读断,六十四卦中有很多例子,如《谦》六五、《解》上六、《鼎》上九等共13处。唯独《坤》“不习”与“无不利”连读。这种情况,就不排除易家错读断的嫌疑。再就“习”的四种说法,有必要逐一探究一番。其一说,君子持德就可以不不学习而无所不利么,明显不成立。其二,君子处于正位,以静制动(不动),就没有什么不利么?虽说意思有些接近,但与卦辞“君子有所往”及《坤》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不能完美对接。其三,君子不袭击其它方国,效法大地的宽厚仁德,有什么不利吗?如果自己的国被其它方国所吞并,也要坐以待困么?因此,解“习”为“习卜”,取其延伸意方可透解。“习卜”这一卜法产生年代较早,战国楚简中的记载,便是实证。简单地讲,“习卜”即是重卜。《坎》卦“习坎”之“习”也有“重”义。习卜,即是不定期的卜后再卜。重卜,为的是迎合“王”的旨意,利于统治阶层(王)做决策。将“习”释为“重”或“重卜”,还是有些瑕疵。但将“不习”再延伸为“不多疑”“不多虑”,则非常巧妙,也恰到好处。“习卜”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君子(王)心中的大烦恼,而《坤》六二经历了初六如履薄冰(履霜,坚冰至)的阶段,好不容易上升到休养阶段,可以稍微消停一下但结合六三爻来看,“王”心中的烦恼反而有增无减。所以持方正之德,养精蓄锐,为的是“含章可贞”。据以史解易易注读本(参李大用《周易新探》)来看,“含章”即戡商、剪商。持方正之德,也难免忧心忡忡。王作为决策者,再三战占卜的念头一直都有。能让王整天担忧的天下大事,即祀与戎。《坤》六二这一阶段,该怎么做才能达到“无不利”的效果。唯一的办法就不要心生多疑,不必一而再的去占卜。道理很简单,已经决定要做的事,策划书都写好了,无需再卜、再议。谋可寡而不可众,何以解忧,唯有“习卜”。
综上可知,《坤》六二的正确断句为:“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该句读断的关键,是要读懂“不习”的深层涵义与延伸义。而对“习”字的把握,关键要找准它的实施者(王),然后结合卦象爻辞果断决疑。
 (李雪昊:云南中华周易研究会副秘书长,电话15096649645,现居成都市)
 


 
版权所有:河北省周易研究会 冀民社证字第0120号
地址:石家庄市桥西区红旗大街88号振一街商务楼11层
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文献著作,未经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使用
网络维护:齐战强       冀ICP备110130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