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河北省周易研究会网站欢迎您!研究国学文化,服务现代社会!


首页 >> 会员名单 >> 详细信息

教育孩子不能不知的《蒙》卦法则

作者:宋万胜  发布时间:2021-5-28  阅览次数:2221

当今社会,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们大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今天觉得这个教育理念好、明天兴奋那个理念好,今天让孩子报这么个班,明天又领孩子参加那么个活动,许多人绞尽脑汁、费尽精力,却往往效果不佳,甚至南辕北辙;肩负授业解惑职能的专业老师们,也常为“小皇帝”难管、“小公主”难缠,而发出“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难见金的无奈与哀怨。
《易经》第四卦《蒙》卦,从万物稚嫩状态,言及人事之启蒙教育,对老师和学生家长大有裨益。孔子遵道而行,徒有3000之众,贤有72人之多。到底《蒙》卦有哪些说道呢?
一、“师”之圣功,“蒙以养正”
《序卦传》说:“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始生之后,必处于稚小的状态。其特点即为童蒙未发。蒙,就是蒙昧、不明。但这种蒙,不是物体本体不明,而是物由于受到什么东西的掩遮而造成的不明。很像镜子之蒙垢,眼睛之蒙翳。更像小孩子,懵懵懂懂,心志未开,不知从哪来,更不知要到哪里去,这就需要启蒙教育,擦去镜子上的污垢,去掉眼睛上的翳,其体自明。
《象传》曰:“山下有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泉水叮咚,凭借着自己的渗透力以及“利万物而不争”的德性,跳下山岗,走出大山,“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这个过程就象征着脱蒙。若要孩子“有诗和远方”,就要以此象为鉴,首先为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果行育德”。即培养孩子行为果敢的品质和道德高尚的人格!人是直立动物,无傲骨则难有定力;人是群居动物,不育德则处众难容。所以,《彖传》曰:“蒙以养正,圣功也。”要先让孩子养一身不畏艰难而又从善如流的浩然正气,这才是启蒙教育的大功业。有些孩子家长以及老师不懂这一点,在启蒙教育阶段整天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号,让孩子学这知识,学那技能,置生命成长规律、教学规律于不顾,舍本逐末,将孩子当成了老师和家长手上的木偶,一旦失去了幕后操纵,便失去了承载,无法独立。这是不育筋骨,只养皮毛的大错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老师和家长最该做的、最该先做的是培养孩子“果行育德”的习惯、意志和品牌。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心灵的火焰。孩子一旦从内心深处、从骨子里有了“果敢”,有了“明德”,学习何难?人生何难?家长、老师何愁?
然而,如何让孩子走到“果行育德”的正道上来呢?《蒙》卦初六爻曰:“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宋代理学大师程颐释曰:“发下民之蒙,当明刑禁以示之,使之知畏,然后从而教导之。自古圣王为治,设刑罚以齐其众,明教化以善其俗,刑罚立而后教化行,虽圣人尚德而不尚刑,未尝偏废也。故为政之始,立法为先。治蒙之初,威之以刑者,所以脱去其昏蒙之桎梏。桎梏,谓拘束也。不去其昏蒙之桎梏,则善教无由而入。既以刑禁率之,虽使心未能喻,亦当畏威以从,不敢肆其昏蒙之欲,然后渐能知善道而革其非心,则可以移风易俗矣。”《象传》曰: “利用刑人,以正法也。”程颐的解释是:“治蒙之始,立其防限,明其罪罚,正其法也,使之由之,渐至于化也”“立法制刑,乃所以教也”。一句话,对孩子要立下规矩,严格管束。
西方哲学家柏拉图也有名言:“你若想害孩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心想事成。”其意思是如果孩子在父母的无条件满足、万般迁就的“爱”里长大,只会成为一个“巨婴”。走向多元社会,如果还是活在少儿时期的全能自恋里,是活不出个“好”来的!
二、“师”之原则,“童蒙求我”“渎而不告”
《蒙》卦卦辞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这两句话,直接翻译过来就是作为老师我不能求着去教学生,而是要学生来求我去教他。学生第一次问我问题,我会直接告诉他;但第二、第三次来问我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我这个老师的不尊重了,如此则问而不答了。
这里的启示有三点:一是为“师”要讲点规矩。“童蒙求我”,强调的是要注重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牛不喝水强摁头”是不能有好效果的。大圣人孔子教徒,每个学生多少都要交纳学费,用意是激发他对学习的渴望和珍惜心理。我们古人几千年来的教育,都遵循这一原则,并形成了一句古话叫“只闻来学,未闻往教。”小孩子能主动来学习,就会用心,就会不断进步;如果被动的,就会越学越烦,产生抵触情绪,老师家长越施压越反弹,最后恶性循环,补课、增加作业、学这学那全都成了无用功。外因一定要通过内因才起作用。
二是为“师”要“耍”点小脾气。严师出高徒,“渎而不告”。这里强调两点:①让学生勤于自我思考。“别人喂的馍不香,别人嚼过的甘蔗不甜。”问别人得来的东西远没有自己思考、自己“翻箱倒柜”找出来的东西记忆清晰、牢固。②老师讲过一遍了,学生两次三番的来问同一个问题,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老师这个时候板起脸来,是在提醒孩子要牢记“师道尊严”,要自觉遵守礼的约束,让“尊师重道”内化于心。
三是为“师”要有教的智慧。“初筮告,再三渎。”除了学生不能“渎”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老师也不能“渎”。正如小树需要浇水,但浇过了就会浇死。传授知识,也要本着孩子的理解力、接受力进行施教,太多了,太深了,会把孩浇“蒙”了,压的喘不过气来,过犹不及。孟子曾有感叹:“人之患,在善为人师。”凡事都要把握一个度!
三、“师”之胸怀,“包蒙,吉”
《蒙》卦第二爻爻辞:“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意思是对学生要包容,要一视同仁,充满爱心,不能单凭自己的好恶去取舍,好比阳刚的男人要娶阴柔的女人,纳其所善,阴阳和合,结果会很吉祥。而且因果相承,生出的儿子也是理想的、能治家的好儿子。第三爻又进一步指明:“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意思是不要采取个别女人的做法,见了有钱的男人,就没有自身了,这没有什么好处。
理学大家程颐对启蒙者包容之德的解读是“必广其包容,哀矜昏愚,则能发天下之蒙,成治蒙之功。其道广,其施博,如是则‘吉’也。”“包蒙”果真能“吉”吗?上世纪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小学生的智力测验充分证明,老师对学生爱的期望值越高,他们的表现就越好。
据资料记载,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实验者认为,教师因受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如此循环往复,以致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由此可见,老师对学生的爱,其力量是非常神奇的。
四、为“师”之技能,“实”“巽”“御”
“术业有专攻”,《蒙》卦强调启蒙教育要在三个字上下功夫。
一是“实”。六四爻辞曰:“困蒙,吝。”意思是自身柔弱昏蒙,课上那一套他听不懂、融不进,课下陪伴他们的又多是一些愚蒙、负能量的孩子,高处还没有刚明之亲援,那就很难脱去蒙昧。所以《象传》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其义是说达不到理想效果的原因,归纳为一点,他离有“实”力的贤明之人太远了。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认为,这类孩子很可怜。谁来做这个实力派人物来拯救他(她)们呢?父母、老师责无旁贷!我们要从“实”情出发,好好学习孟母的“三迁之教”;我们要做“实”教与学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以实际行动和有效的实力来解困去蒙。
二是“巽”。六五爻爻辞:“童蒙,吉”。意思是天资清纯聪颖,好学上进而又听老师的话,这样的孩子会吉祥的。曾仕强教授认为,六五,童蒙,这是一些幸福的孩子。《象传》强调:“童蒙之吉,顺以巽也。”顺者,心顺;巽者,貌顺。其义是对待那些充满“童蒙”的孩子,父母和老师要善于因势利导,处理他身上的问题要了解清了再下断语,千万不可武断,不可讽刺挖苦,以免挫伤其自尊,要和他们打成一片,玩在一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走赏识教育的路子效果会更佳。
三是”。上九爻爻辞:“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击蒙”的含义,实事求是地讲,有的孩子确实需要家长、老师把他唤醒打醒,他才好好。这类孩子属于“不打不成器”的那类。现今社会对待孩子,家长舍不得“敲击”,老师不敢“敲击”,全都不会“敲击”。其实“击”是最后的手段,有利于突破蒙昧。
《蒙》是由上卦艮、下卦坎两个单卦组成的。艮代表山,坎代表水,所以《蒙》卦,又叫山水蒙。山泉就是最后破蒙而出,才能从山中流出来。但这一“击”,《蒙》卦的要求还是非常严格的,即“不利为寇,利御寇。”“寇”的本义是入侵、侵犯;“御”的本义通“驭”,马夫抓紧马的辔绳,用鞭子赶马车,后引申为抵御、防御之义。对“不利为寇,利御寇”的把握,宋代大儒朱熹更为精准,他说“取必太过,攻治太深,则必反为之害。惟捍其外诱以全其真纯,则虽过于严密,乃为得宜。”意思是“击”不能太过,好比给孩子在大盆里洗澡,要把泥儿搓下来,但泼掉脏水时,不能把孩子也泼出去。所以,要捍掉的是不良的“外诱”,但孩子的那份“真纯”一定要保持。这便是家长老师特别要注意的,自己不为“寇”,“御寇”时还要留其“真”。
回到现实,既然《蒙》卦肯定了“击”,强调了“御”,家长和老师具体怎么操作呢?这就需要我们讲究方式,把握时机,端正态度。不合理就是体罚,合理就是责之深,爱之切,而且要让孩子一定理解严师出高徒的道理。御之有道,击之有效,则“上下顺也”。古代老师的戒尺只打学生的手心,不打手背,因为手背太痛,正是这个道理。但无论如何,跪着的家长、老师,一定教不好站着的孩子。
“大地若无雨露滋润,便成荒漠;财富若无智慧驾驭,便是祸胎。”启蒙教育,关乎人生好坏,关乎家庭兴衰,关乎国家未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愿每一位家长、老师,都能自觉地在老祖宗智慧光芒的照耀下,履行好启智、明理、正心的神圣职责。
(宋万胜:东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电话15632700096)
 
 
 
 
 

版权所有:河北省周易研究会 冀民社证字第0120号
地址:石家庄市桥西区红旗大街88号振一街商务楼11层
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文献著作,未经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使用
网络维护:齐战强       冀ICP备11013061号-1